close
今天又去旁聽藝概二了
主要是因為今天的主題相當新奇
雖然從頭到尾
某千身體不舒服沒到
某妤在看會計
我在補眠
但幾張照片還真的有讓我半睜的雙眼
稍稍停留了一下
於是回去找了布列松的資料
也許是我對他鏡頭下那些名人不甚熟悉(汗)
還看不出其中生動的神韻
但特別喜愛幾張人與馬車映在水泊上的倒影
還有照片中鮮明的顏色對比與動感的構圖
可以說我其實喜歡的是布列松的啟蒙老師-Martin Munkacsi的作品
都有種人物就要奔出畫面的活躍感
這樣才能表現出青春吧~(茶)
http://www.icp.org/site/c.dnJGKJNsFqG/b.2216209/k.398A/Martin_Munkacsi_Exhibition_Images.htm
↑Munkacsi部分作品集
←可見布列松受到Munkacsi的影響
←據說就是受這張影響!主講者整個大推!
當我好不容易醒來時
主講者正提到布列松經典的"決定性瞬間"理論
"攝影就是在幾分之一秒的瞬間,將事物的內涵和表現同時呈現,並且融入生活中。"
總之,每一個畫面每一個題材都有自己的黃金比例與構圖,而那個瞬間是需要用心體會跟等待的。
等待
就算等成一株樹
還是要靜靜等待那珍貴的瞬間
誰叫那一瞬間
代表了過程所有的美
我也在等那一瞬間。
全站熱搜